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大健康产业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5月9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直属媒体中国消费者报社主办的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聚焦健康管理与消费升级的协同发展。活动汇聚行业协会、医疗专家及企业代表及媒体,如新(中国)作为大健康行业优秀企业代表深度参与本次活动,共同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以下是各位演讲嘉宾的核心观点内容: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刘作章:政策、市场、消费升级支撑大健康产业发展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刘作章在研讨活动中表示,中国大健康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发展得益于政策环境、市场规模和消费升级等多方面因素的有力支撑。
政策层面,国家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政策保障和良好发展环境。市场规模上,经济稳步增长推动大健康产业市场不断扩容,展现巨大发展潜力。消费升级方面,消费者生活水平提升,对健康的认知从疾病治疗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众多投身中国大健康产业的企业中,如新(中国)作为外资企业代表,充分发挥全球科研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如新依托全球科研网络,将前沿健康管理理念和技术引入中国,研发契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融合中西营养学、利用抗衰老研究成果分析基因表达,为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还推出营养健康顾问认证课程,培养专业健康管理人才。
作为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单位及直销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轮值理事长单位,如新(中国)积极参与投促会各项活动。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致力于促进中外企业交流合作,搭建平台、组织活动、开展政策研究、加强行业调研,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新大中华资深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潮东:紧跟国家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健康管理与消费
如新大中华资深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潮东在活动中致辞表示,此次研讨主题 “提高健康管理效率,释放消费活力” 高度契合《“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
如新公司在 20 多年前就开始抗衰老和改善基因表达的研究,建立了抗衰老研究中心,拥有超过 100 人的专家顾问团队和中美两个一流研发中心。公司认识到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是经济增长契机,更是一种理念、生活方式和态度,抗衰老是全生命周期的过程,需从早期注重健康管理和体重管理。
在科技创新方面,如新投资加大投入,ageLOC 科技平台通过分析 25000 多个基因表达信号,揭示代谢抗衰老与健康管理内在联系,推出一系列产品和仪器,为消费者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健康维护和体重管理方案。响应国家卫健委 “体重管理年” 行动号召,推出 TRME 体型管理计划,通过 “营养 + 运动 + 生活方式” 三位一体干预模式,帮助消费者实现从短期减脂到长期健康管理的转变。2024 年推出 ageLOC WellSpa iO 智能健康设备,今年下半年即将上市第四代生物光子扫描仪 PRYSM iO,体现公司在健康科技领域的成果。
此外,如新还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通过举办健康讲座、线上直播等传递科学健康管理理念,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研究,重视专业服务团队培养,为消费者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
未来,如新将紧跟国家战略步伐,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与各方开展合作研究,为中国健康管理和体重管理做贡献。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关注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发展,以科技支撑健康消费需求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在交流活动中分享了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在推进健康消费过程中的情况。
厉梁秋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60 - 69 周岁老年群体规模庞大,为营养健康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医疗健康消费重要一环,膳食补充剂的国际市场需求正逐年攀升。在国内,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食品的了解日益深入,超过70%的受访者有过购买经历,购买渠道也从传统的药店、商超,逐步拓展到电商平台、私域个人媒体等新兴领域。
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等政策的推进,促使疾病治疗模式向预防转移,去年发布的 “体重管理年” 更是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在此背景下,特殊食品领域不断创新突破。保健食品积极求变,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代表全行业提交的首个新功能 “骨关节健康” 已成功获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产品,也在老龄化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谈及消费者需求变化,厉梁秋分析道,当前呈现出三大新趋势:第一,精准营养需求凸显,消费者希望获得更精准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第二,代谢健康需求升级,市场需要的不再仅仅是产品,而是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这亟需政策红利释放、产学研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积极承担主体责任;第三,体重管理需求愈发多维丰富,涵盖减重、体质管理、体态优化等多个维度。
针对营养健康食品行业未来发展,厉梁秋强调,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以数据为依据推动产业升级。行业要积极融入快消品形态,借助新技术实现创新发展,同时加强科普宣传,提升消费者认知。她还特别提到, 如新作为协会副会长单位,一直以来积极创新,在结合全球信息科研汇聚的过程中,尽管面临挑战,但始终保持初心,不断前行。如新在产品研发、法规遵循等方面的努力,为行业树立了良好榜样。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副理事长熊吉英:正确认识、科学防治衰老,多方协同推进抗衰老产业发展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副理事长熊吉英在活动中从行业协会工作视角,分享了对衰老的认识、科学防治衰老的方法及实现延缓衰老的途径。
熊吉英指出,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可分为生理性、病理性、心理性和社会性衰老。生理性衰老是生物自发的必然过程,表现为结构退行性变化和机能减退;病理性衰老由免疫反应衰退等原因导致;心理性衰老表现为思维、情绪等方面的迟缓蜕变;社会性衰老与化学制剂使用、环境污染等外界因素有关。衰老机制虽未完全清晰,但普遍认为是多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基因组不稳定、慢性炎症等因素。
科学防治衰老可从养成良好习惯、保持乐观心态、实施健康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个人卫生;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实施健康管理,贯穿生命全周期,包括检测、评估、干预等要素;改善生态环境,利用自然因素和国家治理措施保障健康。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致力于加强抗衰老和抗衰老基础科学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她指出,国家政策、行业协会、企业界三个层次共同发力,相信随着科技创新和联合攻关,世人期盼的延缓衰老将获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李明:健康管理需构建全生命周期体系,从被动向主动健康转变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李明在研讨活动中表示,当前健康领域面临疾病谱改变、人口老龄化、国民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市场化冲击、饮食与运动问题、环境问题及大众健康需求变化等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从健康中国战略出发,构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将消费规范到不同人群需求中。
李明强调,健康管理与临床有重大区别,健康管理强调大众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需自主参与健康管理。
2016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行动纲领,健康管理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移,服务内容、研究导向等都发生变化,被动健康与主动健康需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健康管理带来更多可能。
健康管理是大健康产业的一部分,大健康产业规模庞大,健康管理涉及领域宽广,如康养基地、健康旅游、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等。为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整合资源,应构建起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的健康管理体系。
如新(中国)抗衰老研发中心、大中华实验室总监齐莹:探索大健康时代健康管理之路,以科技和品质守护健康
如新公司抗衰老研发中心、大中华实验室总监齐莹在题为《“大健康时代” 健康管理的探索之路》的演讲中深入探讨了中国老龄化社会下的健康挑战及如新公司的创新实践。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但慢性病人数庞大,60 岁及以上慢性病发病率高,医疗资源消耗大,健康管理需求从疾病治疗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
如新公司作为健康领域的探索者,在健康防御与抗衰老研究上持续创新。在多年前,如新提出了抗衰老的研究方向:即通过健康干预能够延缓衰老,在健康中老去。公司创新的引入了ageLOC基因表达科技,通过分析基因表达的变化,探索能够直击抗衰老的根源,并将 ageLOC 科技应用于研究护肤和体重管理等健康产品中成分和产品的研究。旨在通过内外兼修的产品,实现健康与美丽共融。近年逐步聚焦体型管理、代谢健康与认知健康。齐莹介绍,如新代谢健康管理从体型管理入手,通过调整碳水、脂肪、蛋白质及能量等的代谢,如优质的蛋白质,关注低GI及营养素的摄入、促进脂肪代谢,调整碳水的吸收和利用等,同时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333 + 饮食计划、灵活轻型的运动实现科学的体型管理,进而实现代谢健康。
值得关注的是,如新即将推出的生物光子扫描仪4.0,运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生物光学技术,以数十年累积大数据加持,融合AI技术的精研算法,使得其有机会成为走入家庭,日常生活中了解自己的“身体防御指数”的掌上仪器。如新倡导 “精准营养” 理念,根据不同个体的代谢特点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补充方案,进行健康管理。
北京人民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关注职场人士体重管理,多手段科学应对肥胖
北京人民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在活动中探讨了职场人士体重管理问题。
肥胖定义为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异常或过度脂肪蓄积,其分级依据 BMI 体质指数,还可通过体脂率、腰围、腰臀比、腹围身高比等指标判断。我国肥胖人群分布呈现从南到北逐渐加重的趋势,肥胖会引发多种疾病,如 “四高”、脂肪肝、内分泌紊乱、骨关节病等,增加心血管意外、恶性肿瘤等风险,导致致残和过早死亡。
张鹏指出,不同 BMI 人群需采取不同的体重管理策略,正常体重人群需注重生活方式管理,预防肥胖;超重和肥胖人群需根据程度采取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
此外,张鹏现场展示了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减肥黑科技,还为职场人士分享了减肥真谛,即认为制造能量缺口,持续性打破能量天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窦攀:科学管理体重,避免极端,注重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窦攀在活动中分享了关于健康管理中体重管理的科学方法。
体重管理不仅是减脂,还需控制减脂速度,避免盲目、不科学减重及极端瘦骨嶙峋状态,因为过胖、快速减肥、肌肉和脂肪严重不足都会导致衰老,尤其在女性中表现突出,如雌激素水平下降、皮肤变差、卵巢早衰等。
中国已成为肥胖第一大国,肥胖与饮食文化、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肥胖会引发多种疾病,包括肿瘤,因此管好体重至关重要。正确的减肥不应只看体重秤数字,需遵循阶梯式治疗方法。适合中国人的饮食减重方法有高蛋白饮食、轻断食、低升糖指数饮食、代餐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人群,需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进行。运动需像吃饭一样搭配,包括增肌的器械运动、燃烧脂肪的有氧运动、保护关节的轻量运动等。
窦攀强调,体重问题不仅关乎个人健康,也是影响社会经济负担的民生问题。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体重管理的一大目标就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实现从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积水潭医院原营养科主任赵霞:营养助力健康,关注骨质疏松,全生命周期管理骨骼健康
积水潭医院原营养科主任赵霞在活动中分享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重点关注骨质疏松问题。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易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发病时间长,常被忽视,临床表现为疼痛、身材变形、驼背、内脏功能减退、骨折等,骨折危害大,增加死亡率、再次骨折风险和经济负担。
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的营养元素包括钙、维生素 D、蛋白质等。钙是骨骼重要成分,不同年龄段有不同推荐摄入量,需注意食补和避免影响钙吸收的因素。维生素 D 促进钙吸收利用,来源包括皮肤光照和食物,我国人群维生素 D 摄入不足,补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蛋白质是骨骼有机部分的重要来源,还可促进肌肉合成,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
赵霞指出,骨质疏松的营养干预需注重生活方式管理,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纠正不良习惯等。运动应选择有氧运动、力量运动、负重运动,避免游泳等对骨骼应力不合适的运动。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将健康窗口前移,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保障骨骼健康。
推荐阅读:
-
宅家囤粮不如自制美食,分享6种简单面点,让防
大家好,今天笔者为您分享六种简单面点。在新型肺炎防疫以来,大家都努力宅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当然了,对于一般人而言,囤粮那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动作。反正笔者就是看到很...
2020-02-13 -
北方人很多都不认识,在南方却特别流行的蔬菜,
北方人很多都不认识,在南方却特别流行的蔬菜,你们吃过几种?南北方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南北方有诸多的差异。比如说在蔬菜方面,南方有的蔬菜在北方不一定能够见...
2020-02-13 -
这种小吃简直太火了,各个地方都有卖,吃过都说
我国也有很多的美食,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家常菜,还有很多的美味小吃。这些小吃做法简单,老少皆宜,深受大家好评。这种小吃简直太火了,各个地方都有卖,吃过都说好,回头客...
2020-02-13 -
烙饼又干又硬还不出层 很多人认为用开水烫面
想要做出来的饼柔软劲道又多层 只需注意三点 教你正确做法作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我家的餐桌上总也少不了面食,包子、饺子、馒头、饼这种主食偏多,每天都换着花样的做。...
2020-02-13 -
同学聚会点了9个菜,满满家乡记忆,每道都抢手
今天一个之前的同学群里,大家在发中午吃什么,那些留在老家的人,发了中午吃的图片,完全被勾住了,每一道菜都是硬菜(下饭菜),这些菜全部上桌,就是女生来两碗饭都没有...
2020-02-13 -
连续15天,老公每天晚饭就吃一道菜,好友却说
大家好,我是雷小厨,每天坚持自己下厨,用最简单的食材,烹饪出最合胃口的家常美味,欢迎关注!凉风飒飒,寒意丝丝,大冬天里,对于吃货来说,只有胃里有了食物,才是抵御...
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