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理财文化万里行,基金走进千万家。欢迎大家搜索【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关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主题投资者教育活动,解锁更多理财知识。
2025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放每年每孩3600元的育儿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这项普惠性民生政策覆盖超千万家庭,旨在通过直接现金支持减轻育儿负担,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然而,政策红利尚未全面落地,诈骗分子已嗅到“商机”,利用群众对政策细节的陌生感,炮制出新型骗局。让本应享受福利的家庭遭遇财产损失。深入了解育儿补贴骗局的套路与防范方法,也成为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案例一:“官方短信”链接背后的资金盗刷
上海的新手妈妈王女士刚生完宝宝,就收到一条“市卫健委”发来的短信:“您符合2025年度育儿补贴申领条件,补贴金额3000元,请点击链接填写信息领取,逾期失效。”短信末尾还附有一个看似正规的网址,落款为“XX市育儿补贴办公室”。
由于刚生产完对政策不熟悉,王女士想着能领补贴是好事,便点开了链接。页面设计得和政府官网十分相似,要求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及短信验证码。王女士没多想,按要求填完了所有信息。几分钟后,她收到银行短信,提示银行卡内的5万元存款被转走。这时她才意识到被骗,赶紧报警。警方调查发现,该链接是钓鱼网站,不法分子通过窃取银行卡信息完成了盗刷,而所谓的“育儿补贴”根本不存在。
案例二:“保证金”骗局让补贴变“损失”
北京的张先生夫妇迎来二胎后,接到一个自称“街道办工作人员”的电话:“您好,您家符合二胎育儿补贴政策,可领取每月800元的补贴,连续发放至孩子3岁。但需要先缴纳2000元‘审核保证金’,审核通过后会连同首月补贴一起返还。”对方还准确说出了张先生的家庭住址、孩子出生日期等信息,让他放松了警惕。
张先生觉得对方信息准确,又能领到长期补贴,便通过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了2000元“保证金”。之后对方又以“账户激活费”“材料公证费”等名义索要了1500元。当张先生再次询问补贴发放进度时,对方电话已无法接通,这才发现被骗。原来,张先生在之前给孩子办理疫苗接种时泄露了家庭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精准诈骗。
育儿补贴骗局的典型套路:看穿骗子的“障眼法”
育儿补贴骗局虽然花样繁多,但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其共性套路,这些套路正是骗子屡屡得手的关键。
套路一:冒充官方身份,制造“权威感”
不法分子往往冒充卫健委、人社部门、街道办、税务局等官方机构工作人员,通过短信、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家长。他们会使用“XX市育儿补贴办公室”“生育政策落实小组”等听起来正规的名称,甚至伪造工作证、盖有“公章”的通知文件等材料,增强可信度。
套路二:利用信息差,编造补贴名目
多数家长对育儿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申请流程并不熟悉,这成为骗子的突破口。他们会编造“新生儿专项补贴”“二胎三胎额外补助”“育儿退税补贴”“托育机构补贴”等听起来“符合政策”的名目,有的还会结合地方特色“定制”骗局,比如在推行托育补贴的城市,就谎称“社区托育补助申领”。这些虚假名目与真实政策名称相似,让家长难以分辨真假,误以为是自己没了解到的“新福利”。
套路三:制造紧迫感,逼迫“快速决策”
为了防止家长冷静思考或向官方核实,骗子会用“限时申领”“名额有限”“逾期失效”等话术制造紧迫感。比如短信中会写“24小时内不领取将作废”,电话里会说“今天是最后一天审核,错过就要等明年”。家长在这种压力下,容易因担心错过福利而仓促操作,忽略了对信息真实性的核实,从而落入陷阱。
套路四:索要敏感信息或费用,露出真面目
无论是哪种育儿补贴骗局,最终目的都是骗取钱财或个人信息。骗子会以“身份验证”“账户激活”“审核保证金”“公证费”“会员费”等名义索要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或者要求通过二维码、私人账户转账缴费。需要警惕的是,正规的政府补贴申请绝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也不会收取任何“保证金”或“手续费”,这是区分真假补贴的核心标志。
套路五:搭建虚假平台,营造“正规假象”
骗子会搭建仿冒政府官网的钓鱼网站、开发虚假APP,页面设计、LOGO、文字表述都模仿官方平台,让家长误以为是正规渠道。这些虚假平台往往要求用户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完成任务(如邀请好友),甚至会设置“补贴进度查询”功能,显示“审核中”“即将发放”等状态,拖延时间,让家长在等待中放松警惕,甚至继续投入金钱。
防范育儿补贴骗局:实用指南守护家庭权益
面对层出不穷的育儿补贴骗局,家长们不必因噎废食,只要掌握正确的防范方法,就能既能享受真实政策福利,又能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方法一:认准官方渠道,核实政策真实性
国家和地方的育儿补贴政策都会通过政府官网(如当地人社局、卫健委官网)、“国家政务服务平台”APP、官方微信公众号(如“中国政府网”“本地人社”)等权威渠道发布,这些平台会明确补贴对象、标准、申请流程和所需材料。
收到补贴相关信息时,不要直接按照对方提供的链接或电话操作,而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例如,可拨打当地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人社服务热线12333咨询,或登录当地政务服务网查询是否有相关补贴政策及申领方式。记住:官方政策不会通过陌生短信链接、非官方APP发布。
方法二:保护个人信息,守住“敏感底线”
个人信息泄露是骗子实施精准诈骗的重要前提,因此要格外注意保护育儿过程中的个人信息。在医院、社区、托育机构等场所填写信息时,要确认对方的正规性,避免在非正规平台或机构泄露家庭住址、孩子出生日期、银行卡信息等敏感内容。
遇到要求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的情况,一定要高度警惕。银行卡密码和短信验证码是资金安全的最后防线,绝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如有疑问可直接挂断电话,通过官方渠道重新联系确认。
方法三:拒绝“先缴费后补贴”,警惕金钱交易
“凡是要求先交钱的补贴都是骗局”,这是防范育儿补贴诈骗的核心原则。国家和地方的育儿补贴政策是政府为家庭提供的福利,申请和领取过程全程免费,不会收取“保证金”“手续费”“激活费”“会员费”等任何费用。
方法四:遭遇骗局及时止损,保留证据报警
如果不慎落入骗局,要立即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后,及时修改银行卡密码、冻结银行卡;发现资金被盗刷,立即联系银行挂失并报警;如在虚假APP充值,保留充值记录和APP截图。
报警时要详细说明被骗经过,提供骗子的联系方式、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虚假网站或APP截图等证据,这些信息能帮助警方快速立案侦查。同时,可向当地网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虚假平台和诈骗行为,避免更多人受骗。
另外,记住以下育儿补贴正确领取方式:
线上: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申领。国家卫健委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申领专区,同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开通了育儿补贴申领入口。
线下:到婴幼儿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理,需携带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
发放渠道:申领人或者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
(文中案例来源:北海检察《上海的新手妈妈王女士刚生完宝宝,就收到一条“市卫健委”发来的短信》2025.8.1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详阅基金法律文件。该文章仅限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开展投资者教育,未经授权禁止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形式进行传播、剪辑。
推荐阅读:
-
娱乐新势力、互动再升级 高达中国计划发布 万
高达中国计划(简称GCP)正式发布。2021年,实物大自由高达立像将会震撼登场,这将会成为上海新的消费旅游地标,以及众多高达粉丝的圣地。在7月11日线上举行的G...
2020-07-13 -
秋刀鱼又硬又小为啥日本人那么爱它?哈尔滨网友
秋刀鱼又硬又小,为啥日本人那么爱它?了解原因:只怪我知识浅薄。秋刀鱼是日本的一种名菜,日本人最喜欢这种肉食。比起鱼子酱,更多的日本人喜欢吃秋刀鱼,当地人把这种鱼...
2020-02-12 -
一口电饭锅就能做的六道烤箱美食,快来学习一下
对普通的家庭来说,日常的各种吃食一般用不到烤箱,所以厨房也就一直没有配备烤箱,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自己想吃一些好吃的美食的话,除了去外面店买之外也没有其他得更好的...
2020-02-12 -
不要再买枣糕了,教你在家自己做,香甜可口,比
枣糕可以说是一种从小吃到大的甜食,从小就喜欢枣糕的味道,每次去超市或者蛋糕店的时候总是要买上几块吃。味道特别丰富,红枣的味道充斥在其中,香甜可口,特别诱人。现在...
2020-02-12 -
世界十大冰激凌排行榜 世界顶级冰激凌品牌
爱吃冰淇淋的你知道世界十大冰激凌排行榜是怎么样的吗?哈根达斯、COLD STONE、VIVOLI GELATO、COPPELIA、BERTHILION、Dair...
2020-02-12 -
四菜一汤,精美套餐
可乐鸡翅鸡翅中 8个可乐 半瓶葱 适量姜 2片生抽 适量料酒 适量冰糖 5粒老抽 少许盐 适量鸡精 适量1.把鸡翅洗净后背面划几刀,正面用牙签扎些小眼方便入味。...
2020-02-12 -
无法拒绝的温暖,甜蜜的中式甜品了解一下
现在的人一说到甜品,就会想到蛋糕、马卡龙、蛋挞还有各种派这样子的西式甜品,不得不说,在甜品这方面西方确实做得很好。但西式甜品的入侵,也导致了许多人对于我们传统的...
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