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一种会面状态”(Nicolas Bourriaud)。在注重专业劳动分工、身份区别和远程交流的当代社会,艺术正在通过“关系美学”构建身体在场的温馨圈子,并借此不断扩大如涟漪泛起的学界和业界影响力。2025年1月11日,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JCC国际当代首饰艺术中心主办,杭州中心和FLYING BLIND联合主办,邀请中国美术学院首饰设计艺术专业自2008年设立以来的18位毕业生参展,他们有着独立艺术家、教育者、品牌主理人们的不同身份,不约而同地以对首饰工艺的热爱而集结于此。这是国美首饰设计艺术专业成立近20年以来教学成果的一次亮眼展示,也是业有所成的学子们的一次相聚和归心之旅。
嘉宾合影
展览开幕式到场的嘉宾有:捷克水晶中国推广中心主席刘进女士;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玉普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胡敏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熊开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倩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叶丽霞老师;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黄晓望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郑闻卿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学工部副部长唐榕老师;中国美术学院团委副书记陈骁老师;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宋欣老师;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冯冬杰老师。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玉普教授致辞
李玉普教授谈到:“此次展览为我们培育面向社会市场、面向生活实践的首饰艺术家作出一次良好的示范,同学们精致的作品不仅具有让人惊艳的审美价值,让人感受到它们切实拉近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让作品能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穿戴场景中”。
中国美术学院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胡敏教授致辞
胡敏教授对参展艺术家及其作品表示祝贺与欣赏,他表达到:“从曾经的学院派学生到创业者、艺术家和教育者,让我们看到无论从工艺、材料和个人观念、思想上,国美首饰设计艺术专业的学子们在创作之路上已渐趋成熟,在未来,在手工艺术的历史脉络中,他们还肩负着在国际上传承东方手工艺术的责任。”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熊开波教授致辞
熊开波教授对展览开幕表示祝贺,对展览中呈现众多优秀学子的手工作品他感到欣慰,他谈到:“这是学院立德树人、传道授艺的一次良好成果展示。在注重机械化加工和量化生产的时代,我们仍然应该坚守手工艺的温度,珍视藏在其中的人的情感与智慧,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平台,能让人们看到国美工艺人文和首饰艺术的精彩。”
中国美术学院团委副书记陈骁老师致辞
陈骁老师言及:“本次展览是一方面是记录着首饰艺术专业同学的创作回忆与总结,另一方面也是他们未来创新创业的开始。他们的作品在社会和市场中原本有着广泛的受众,在这次展览独特的空间语境中,他们也在通过作品和周围关系中的人群发生对话,传递着不变的国美基因与美学精神。”
捷克水晶中国推广中心主席刘进女士发言
刘进女士在言谈中对展出作品给予了肯定与欣赏:“此次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惊艳了我和大家,出于对首饰艺术和水晶的热爱,我也曾参观过许多年轻创作者的展览,但在这里我再次感受到了他们天马行空的灵感,和与普通市民之间亲密、亲近的联结关系。”
参展艺术家代表徐倩(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教师、“复眼光谱”品牌主理人)发言
徐倩回忆起自己作为2016级学生,从入读国美首饰设计艺术专业本科到研究生7年的时光,她对杭州这座城市有着特别的感情:“能够在这里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作为自己人生中坚持不懈和安身立命的技艺,我充满了感恩。这次展览我带来了两件作品,从学生时代到现在成为独立品牌创立人,它们记录着我个人的思考与历练,未来我仍然会坚守对首饰创作的初心与信心。”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首饰专业教师、策展人段燕俪博士发言
段燕俪老师表示:“‘身份之饰’是一场意义非凡的展览,中国美术学院首饰专业已然走过十六个年头,从第一届学生到现在成为教师、和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我内心充满感慨与感恩。首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份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参展艺术家们有着不同的行业身份,都同样为首饰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从学术殿堂走向社会舞台,展出作品作为他们学习和实践的结晶,诠释着艺术的本体语言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JCC国际当代首饰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艺术总监蔡杏芸致辞
蔡杏芸女士向到场所有来宾表示欢迎,并对联合主办方及院校师生们的参与表达感谢。她提及:“作为大中华地区唯一以时尚、设计、艺术为驱动的首饰艺术中心,JCC致力于推动先锋国际当代首饰艺术与实验珠宝的发展,促进艺术交流与跨界合作,本次展览联结了中国美术学院首饰专业这一重要艺术设计院校的师生们,让我们聚焦于中国首饰艺术的教育与发展,一起见证中国首饰艺术和品牌的成长。”
展览现场
当代手工艺术和首饰设计已逐渐成为跨学科、跨媒介、跨文化的沟通桥梁。随着现当代艺术思潮的蓬勃发展,首饰设计突破原先的身体装饰品,摆脱以美为先的局限性概念,而通过观念变革和造型、工艺科技的进步、新型媒介材料的运用,展现出时代精神的多样性、包容性与创新性。首饰设计艺术的本质源于对人类身体的珍视和美化,当代首饰也仍然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融合了传统民间艺术如工艺如藻井、缂丝、掐丝珐琅等文化遗产,并在新兴媒介材料上古今对话、推陈出新。艺术家和设计们突破固有意识、打破边界,编织自我和他者、技与道、人文与生态、生活和艺术之间的关系网络。首饰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媒介,渗透于文化、哲学、材料和工艺等各方面,通过一种物质和语言载体,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感性和美学经验。
从学生到学者、独立艺术家和品牌主理人的蜕变
本次参展的青年艺术家们,共同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首饰设计艺术专业。他们或作为创业者勇敢地打造独立的个人品牌,或以珠宝设计师的身份在业界内部绽放光芒,或站在学院讲台上扮演传承工艺和智慧的角色。作品见证了个人从学术殿堂到社会舞台不断蜕变的过程,以及每个人在其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他们之中有人尝试手工艺与数字化结合的技术创新,有人汲取了丰富的中国物质文化遗产和跨文化经历,有人创办国内杰出的珠宝首饰品牌,并获得“何朝宗杯”金奖(该奖项被誉为世界陶瓷工业设计界的“奥斯卡”)。曾经优秀的莘莘学子,如今依然在设计、教育和商业领域中发挥重要力量。
以手抵心,如哲人般思考,像匠人般劳作
在授业和育人方面,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立足传统工艺的活化,聚焦上手劳作、打造“链状工作坊”的独特教学模式,培养具有丰富人文思想和实践创作能力的艺术人才。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曾多次获评省级优势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一流专业,在国内独特的工作坊实验教学特色鲜明、育人成果显著。
中国美术学院首饰设计艺术专业自2008年设立以来,以“立足本土文化,对传统非遗技艺进行传承与拓新”和“关注当代前沿艺术首饰,引入国际一流教学团队,通过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不断丰富课堂内容”作为两大核心方向,在本土化和国际性两个纬度展开探索,激励着艺术家与专家学者、品牌等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跨界合作。
集结在地力量,共同推动中国当代首饰艺术
本次展览聚集多方力量,包括一线的品牌设计师和创作者,幕后的工艺教学研究者和革新者,发挥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的优势办学力量,借助JCC国际当代首饰艺术中心的展览平台,共同推动中国当代工艺和首饰设计的有机连接和可持续发展。在杭州,集结中国重要南方城市的在地资源,以拥有杰出工艺教育资源、悠久手工历史和丰富民间艺术遗产的杭州为据点,以点带面,辐射和带动中国南方地区首饰艺术的发展,在未来缔结更多的友谊与机会。
展览现场
部分艺术家作品
陈书易《繁织》,戒指,白银
卢仲隆《嵌X榫系列》,胸针,银、黄铜、不锈钢
李志众《不止于褶》系列,胸针,银、铜着色、不锈钢针
钱怡馨《融》,摆件,银、塑料、铜
冯翀赟,绣球花钻戒,18K金、钻石
卓未央,缂丝系列耳饰,银镀金、缂丝
叶怡婷,《藏》系列,千手观音戒指,翡翠、S925镀18k金
徐倩,《锁锁系列》翡翠手链,925银、天然危地马拉翡翠
展览信息
身份之饰:国美首饰毕业生创业就业之路的新诠释(Identity Adorned:A Fresh Perspective on the Entrepreneurial and Employment Journey for Jewelry Design Graduates from CAA)
展览时间:2025.1.11 - 2025.4.11
策展人:段燕俪
学术总监:孙捷
学术顾问:汪正虹
艺术总监:蔡杏芸
执行顾问:黄晓望
参展艺术家(以下按姓氏拼音排序):
【独立艺术家】陈书易、卢仲隆、王智鹏
【教育者】戴芳芳、李志众、钱怡馨、徐倩、姚遥
【品牌主理人】冯翀赟、胡锦函、黄曦、王志锋、潘煜寒、徐冰蕾、叶怡婷、曾博、卓未央、邹艾耘
主办方: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JCC国际当代首饰艺术中心
联合主办:FLYING BLIND、杭州中心
展览地址:JCC_CENTER · 杭州中心
推荐阅读:
-
宅家囤粮不如自制美食,分享6种简单面点,让防
大家好,今天笔者为您分享六种简单面点。在新型肺炎防疫以来,大家都努力宅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当然了,对于一般人而言,囤粮那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动作。反正笔者就是看到很...
2020-02-13 -
北方人很多都不认识,在南方却特别流行的蔬菜,
北方人很多都不认识,在南方却特别流行的蔬菜,你们吃过几种?南北方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南北方有诸多的差异。比如说在蔬菜方面,南方有的蔬菜在北方不一定能够见...
2020-02-13 -
这种小吃简直太火了,各个地方都有卖,吃过都说
我国也有很多的美食,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家常菜,还有很多的美味小吃。这些小吃做法简单,老少皆宜,深受大家好评。这种小吃简直太火了,各个地方都有卖,吃过都说好,回头客...
2020-02-13 -
烙饼又干又硬还不出层 很多人认为用开水烫面
想要做出来的饼柔软劲道又多层 只需注意三点 教你正确做法作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我家的餐桌上总也少不了面食,包子、饺子、馒头、饼这种主食偏多,每天都换着花样的做。...
2020-02-13 -
同学聚会点了9个菜,满满家乡记忆,每道都抢手
今天一个之前的同学群里,大家在发中午吃什么,那些留在老家的人,发了中午吃的图片,完全被勾住了,每一道菜都是硬菜(下饭菜),这些菜全部上桌,就是女生来两碗饭都没有...
2020-02-13 -
连续15天,老公每天晚饭就吃一道菜,好友却说
大家好,我是雷小厨,每天坚持自己下厨,用最简单的食材,烹饪出最合胃口的家常美味,欢迎关注!凉风飒飒,寒意丝丝,大冬天里,对于吃货来说,只有胃里有了食物,才是抵御...
2020-02-13